~~新聞內容來自朋友分享~~~~新聞內容來自朋友分享~~
【台灣醒報記者譚凱聰台北報導】「想起獄中生活,並不怨恨,還感到有些幸福!」前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長劉峰松22日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演講,樂觀形容他的政治犯生涯���種平靜的生活,現場也展示當時歷史文件與照片,朗讀政論文章與獄中寫的打油詩,引領聽眾在輕鬆的氣氛中,回顧台灣白色恐怖的年代。
「白色年代的盜火者」人權講堂系列活動第三場由因「煽惑內亂罪」入獄的劉峰松主講自己的「黑獄經驗」。由主持人、詩人向陽以台語親切地向大家介紹劉峰松。並說劉峰松鄭重其事,來前已將演講稿寫完,有1萬4千多字,自己有幸可以事先拜讀,不但深受感動,更足見他對聽者的重視。
劉峰松談起自己入獄的緣由,推測應是他身為基層公務員,卻擔任《美麗島》雜誌社務委員,發表文章批判政府;民國69年美麗島事件爆發,他幸運未曾被捕,卻在隔年參選時聲援政治犯,嘲諷政府國防預算用於充實鎮暴部隊、壓迫反對者;種種行動引起當局不滿,最終以「煽惑內亂罪」判入獄3年半。
劉峰松說,坐牢一般來說總是哀愁而痛苦的,但他似乎有種能耐,能夠正面看待痛苦的處境。他形容自己的牢獄生涯「無憂無慮」,環境單純,時間一到就有飯吃,手一伸出來就有牢役「服務」,不似在監牢外做人,忙碌又困頓。他樂觀地說,自己這段時間得以靜靜地生活,讀書寫作,「人生難得有這款幸福!」。
劉峰松也分享《美麗島》時期他與施明德、許信良等黨外人士的合照,以及入獄前夕跟妻子兒女拍的全家福,照片中一家人平靜坦然的微笑,令聽眾動容。他現場朗讀發表於《美麗島》雜誌的政論,以及入獄後寫的打油詩,詼諧輕鬆的語句重現當時高壓肅殺的氣氛下,一股樂觀而勇敢的力量。
出獄後,劉峰松著作不輟,長年致力於蒐集台灣史料,並曾擔任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長。他在2006年退休後回到彰化,與女兒共同經營咖啡館,因嚴肅看待社會未婚問題,建置「泰瑞莎」婚介平台,以唐‧吉訶德的精神,為世人尋找真愛,多年來撮合至少百對新人,至今仍持續為台灣社會的未來服務。
文章出自: http://easy.sina.com.tw/news/article_newsid-1802904.html台中婚友社杏林之愛交友生菜沙拉
留言列表